應聘意向: 行政總監/其他職位(行政·后勤類)/人力資源經理·人力資源主管/農林牧漁
/ 戶口所在地:達州市通川區 |
姓名: |
李延斌
|
性別: |
男 |
|
出生年月: |
1959年1月1日 |
政治面貌: |
黨員 |
民族: |
漢族 |
婚姻狀況: |
已婚 |
身高: |
168厘米 |
視力: |
正常 |
目前工作地: |
四川省眉山市 |
戶口所在地: |
達州市通川區 |
人事檔案所在地: |
|
現月收入: |
5000元人民幣/月
|
應聘意向: |
行政總監/其他職位(行政·后勤類)/人力資源經理·人力資源主管/農林牧漁 |
月薪要求: |
0 |
食宿要求: |
|
意向工作地: |
眉山市、成都市 |
其它意向或要求: |
簽訂勞動合同 |
自我評述: |
李 延 斌,男,漢族, 生于1959年1月1日,身高168cm,四川達州市通川區人,大專文化(第一學歷),中共黨員,公務員(離崗待退),企業高管。 1979年1月畢業于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原達縣地區農學院)園藝系茶果專業。1979年1月至2006年1月,先后在街道辦事處、文化教育單位、鎮黨委、政府、區機關部門工作(兼任過會計、文化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工作期間多次參加過各級團校、黨校培訓學習,曾參加省社科院學習。2006年2月離崗待退后,曾在幾家民營企業工作。 |
學歷: |
大專
學歷類型為(普通高校) |
畢業時間: |
1979.1 |
畢業學校: |
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原達縣地區農學院) |
所學專業: |
園藝系茶果專業 |
受教育經歷: |
1977年3月至1979年1月,達縣地區農學院園藝系茶果專業,大專畢業。 |
工作年限: |
37年 |
具體工作經歷: |
1、1979年1月至1987年11月,在達州市通川區西城街道辦事處工作,任團委副書記、書記,兼任文化中心主任、會計、辦公室主任,區團委常委、區政協委員,共青團四川省第七次、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2、1987年12月至1993年3月,在達州市通川區青少年宮工作,任主任,其間,本人所撰寫的論文多次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登載,所組織的競賽及演出多次獲全國、全省大獎,并榮獲全國青少年宮協會會員、全國靑少年宮優秀工作者等稱號。3、1993年4月至2002年1月,在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黨委、政府工作,先后任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副書記、鎮長,西外鎮是達州市也包括老達縣地區的第一大鎮,也是全國小城鎮試點鎮,本人多次獲得優秀紀檢工作者、優秀信訪工作者、優秀黨員、優秀公務員等殊榮。4、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在達州市通川區科協工作,任黨組成員、副主席(正科級)、機關黨支部書記、紀檢組長。2006年2月經組織批準離崗待退。5、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 先后在幾家民營企業(金融企業、冶金企業、加工企業、中介機構)受聘供職,其中: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在浙江鑫安銅業有限公司任辦公室主任;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四川黃桷樹老醬園有限公司任行政總監兼辦公室主任和行政人資部經理;2011年9至2014年3月任達州瑞豐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達州瑞豐木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6、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眉山市從事物業管理工作。 7、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在四川中成集團從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監理工作。 |
計算機能力: |
一般 |
駕駛技術: |
|
普通話水平: |
一般 |
外語水平: |
|
個人特長: |
本人有37年的黨政群團管理及企業管理經驗,個人愛好廣泛,愛好寫作、書法、聲樂、運動,不僅具有正直、坦誠、豁達、自信的態度,高度的工作熱情,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優秀的溝通、協調、組織與開拓能力,較強的觀察力和應變能力,還擅長建章立制,協調管理,監督執行,績效考核。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的有效運作。善于實行企業規范化管理,如企業工作的標準化、表單化、流程化、細致化、合理化,即“企業工作五化”;懂得如何對基層員工進行過程管理,對中層員工進行結果管理;充分利用和開發企業人力資源,能夠避免企業有事無人做或有人無事做的企業資源浪費現象,建立“人人有事干,事事有規范,辦事有流程,工作有方案”的高效工作機制,使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熟知企業行為成功的秘訣是以“三合”理念作規則、以“三無”體制作基礎、以“三公”機制作支撐、以“三同”格局作保障、以“三自”局面作依靠、以“三利”目的作方向。即:有合情、合理、合法“三合” 理念(合情, 一切行為要從實際出發,合情則實;合理,一切行為要能合理控制,合理則通;合法,一切行為要能合法約束,合法則順)作規則,企業行為就有了秩序;有組織無內耗,決策無失誤,管理無漏洞“三無”體制作基礎,企業行為就能夠規范;有公正、公平、公開“三公” 機制(利益配置公正,權位配置公平,價値配置公開)作支撐,企業管理就有了力度;有同心、同德、同步“三同”格局(高層決策同心,中層管理同德,基層執行同步)作保障,企業精神就會巨大無窮,戰無不勝; 有自動、自覺、自然“三自”局面(組織目標一旦出現,人人都能自動追隨;項目流程一旦啟動,人人都能自覺進入;預定指令一旦下達,人人都能自然履行)作依靠,企業目標就能夠順利實現;有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個人利益“三利”目的(三者利益兼顧,各得所利,相輔相成,生生不息,良性循環)作方向,企業就能夠和諧多嬴,興旺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