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生怎樣“找”求職信息? |
|
2007年9月4日,已點擊:29981次 來源: [打印本頁] [收藏本頁] [關閉窗口] |
洶涌求職潮 怎樣“淘”信息 下周末開始,用人單位與畢業生將在招聘會首次“面對面”: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各種供需見面會將于月底進駐各高校;22日起,廣州市也將連開7場大學生招聘會,而即將落成的廣州大學生就業市場則從29日開始正式進場招聘。 眾多的“雙選會”撲面而來,即將進入求職大潮的畢業生,你們做好準備了嗎?上哪搜羅招聘信息、如何輕松“趕場”、怎樣找到“心水”單位…… 聽聽省教育廳就業指導中心有關人士的官方說法、高校就業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以及剛走過求職路的師兄師姐的經驗之談,帶上他們的指點再上路,也許你的求職路會好走些…… 滿懷希望,滿腔熱情地去參加招聘會,回來卻是身心疲憊,甚至心灰意冷。 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科長王創說,大學生在招聘會上受到打擊的現象時有發生,他認為這和大學生的心理準備不足,對現實缺乏估計有關。 這個月底,各類畢業生招聘專場將陸續進駐各高校;11月22日,于校外舉辦的2004年高校畢業生招聘會“首場”——中國南方人才市場金、銀牌客戶首屆高校畢業生專場供需見面會也將在跑馬場與大學生見面。 之后陸續登場的還有廣州生源專場,研究生專場,IT、電子、交通等行業專場,財稅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專場,到了年底還有高薪職位專場,明年2月更有“綜合場”…… “踩點”好定向 王創提醒畢業生在去招聘會之前首先要做好心理準備。他還說:“先定位很重要,自己要去什么地方哪類單位,對職位的要求有哪些,心中要有數。” 畢業一年現在廣州東山區一所學校任教師的康逸這樣總結找工的經驗——找工作要有計劃講策略。他說,去年找工作之前他特意把珠三角的幾個主要城市走了一遍,包括深圳、南海、順德、佛山等地。一走訪他發現,幾個地方不是高攀不上就是看不上:A地人口太少人氣不足,B地污染嚴重難以忍受…… 最后他給自己定了幾個目標所在地:廣州東山區、番禺區、佛山市區,再不行就回汕頭老家。 這樣一來,目標很明確了。去招聘會的時候也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而是根據招聘會的指引直奔目標所在地的單位。 “趕場”有訣竅 王創分析,畢業生由于找工心切,招聘會一來就爭先恐后地趕場,到頭來很有可能收獲不大卻身心俱疲。 多位高校的就業指導老師也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并紛紛提醒,大學生“赴會”要有所選擇,如果所招的和自己專業不搭邊就不用去。王創說,非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招聘會社會上也有不少,但有些針對性并不強,“有些是要求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并不適合”。 如何在招聘會上“混”出點名堂,“撈”到一兩個“心水”單位,一些畢了業的師兄師姐紛紛透露了當中的訣竅。 康逸總結幾次“趕場”的經驗,認為爭取早點到場也是要領,“有些大型的招聘會往往有幾千名求職者,如果你很晚才到,輪到你投簡歷的時候人家都要收檔了”。 再有就是在現場如何安排時間了。有的人一進會場就一頭扎在某一展臺前,卻不知道整個招聘會到會單位的整體情況,后來才發現時間不夠了。“最好是在進場后先把整個會場瀏覽一遍,大致知道自己要與什么樣的單位接洽,然后做個簡單的計劃,將在有關展臺的所用時間作適當的分配”。 此外,要使自己保持最佳狀態,再去進行分別接洽。“形象工程”也是不容忽視的環節,王創說,招聘會上大學生給用人單位的第一印象還是很重要的。 留神識優劣 招聘會上的招聘單位林林總總,魚龍混雜,有假單位假招聘的,還有真單位假招聘的,畢業生要多多留神。 “像那些布展敷衍、資料散亂、很早就撤離的單位一看就知道好不到哪去”,去年參加過多場招聘會的小王說除了看場面還可以觀察一下來招聘的人員,“翹著二郎腿不正眼面對應聘者,或者旁若無人地聊天的,甚至追逐強拉應聘者,很難想像這種單位能尊重你的人格和勞動。” 展臺設置、招聘者著裝及其伙伴間談話內容、接待姿勢與態度、展板和宣傳品制作、招聘職位精確程度、用餐方式、撤離時間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該單位對用人的基本思路,可據此省略不必要或無意義的接觸。 □鏈接 教育部公布今年就業率高校畢業生七成就業 本報訊 教育部負責人前日在京宣布:到9月初,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70%,其中本科生就業率約為83%,高職高專畢業生約為55%。 2003年是我國高校擴招后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12.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46.2%,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經受住了畢業生總量大幅增加和非典疫情嚴重影響的雙重考驗,實現了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去年同期的預定目標。 據介紹,2004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80萬人,比今年增加68萬人,畢業生就業形勢仍將非常嚴峻,就業壓力依然很大。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鍛煉成才、建功立業,或靈活就業、自主創業,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也在規模擴大的基礎上盡早啟動。 □過來人言 盯緊四大信息源頭 “自11月起,畢業生們就得隨時打探招聘信息,哪里有適合你的招聘會、哪家單位有招人的‘風聲’、哪個職位還缺人……” 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重返校園,向即將踏出校門的師弟師妹傳授經驗。這是上周于廣東教育學院舉行的一場別開生面的見面會——“路在腳下”大型討論會上,師兄師姐反復向師弟師妹強調的。 大師姐蔡秋華就提醒,“現在就該進入角色啦,把耳朵豎直一點!”她還說,不管是學校就業中心的公告欄、網站,還是媒體上登出的招聘廣告,乃至親朋好友透露的“獨家猛料”,種種信息都不應錯過,“信息往往就是機會”。 那么獲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呢?老師、學長各有心得。 舍遠求近抓住校園信息 每年招聘時節一到,學校里“人氣最旺”的部門莫過于“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了,公告欄前人頭涌動,就業網站上的點擊率更是節節攀升。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卻是,臨近求職,不少“大四的”竟然還不知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在哪里、網址是什么。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這種現象在畢業生中頗為普遍。畢業生往往在求職期臨近時才記起學校還有個就業指導中心。正是由于這樣的疏漏,往年就有不少畢業生發現自己辛苦尋覓到的信息,原來“家門口”早就張貼了。 師兄師姐提醒:“要特別關注學校就業中心發布的信息!每年11月一到,學校的就業網站就會掛出各類信息:哪里來招人啦,哪里有招聘會啦,就業的政策有哪些……這些都是不容錯過的。” 筆者采訪了幾所高校的學生處處長,他們都強調了學校就業中心有別于其他信息渠道的優勢:校內的就業指導中心作為畢業生就業的重要中介機構,與中央有關部委和各省市的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以及有關用人單位保持著經常、密切的聯系。所以,國家有關就業政策規定、地方的有關政策、各地舉辦招聘活動的信息、有關用人單位簡介材料及需求信息等,學校的主管部門一般都能及時掌握。 “雙選會”上“淘”信息 大學生招聘會多年來一直是畢業生求職的“重頭戲”,招聘會相當于“雙選會”,眾多的用人單位、大學生雙方在“供需市場”進行雙向選擇。如果以會場來劃分,有在高校內舉行的招聘會,也有在校外人才市場如跑馬場舉辦的招聘會。“雙選會”一般都管理規范、信息集中,且可進場獲取大量求職信息等材料、與用人單位進行“面對面”交流。 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科長王創介紹,每年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供需見面會都是在各高校舉行,分行業與專業設置各類專場,“這種招聘會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求職命中率較高”,他透露各類專場初定于月底進駐各高校,并提醒大學生多多留意學校指導中心的信息。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高校畢業生還要多關注兄弟院校舉行的招聘會,留意有沒有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他說,“到時各媒體會有相關信息發布,大學生也可以多去‘廣東大學生就業在線’上看看。” 廣拉“關系”拓寬信息面 不可否認,通過人際關系來獲取就業信息往往更為直接快捷、真實可靠。 親戚型關系網。畢業一年現在一家計算機研究所上班的黃偉回憶去年的求職歷程頗為感嘆,“11月我就‘放風’出去,把我的專業與工作意向告知親戚,請他們幫我打聽或者留意有沒有對口的單位。”他說,雖然最后進的單位不是靠“關系”進去的,不過親戚們給了不少參考信息,這樣在他做選擇的時候起的作用不小。 除了親戚,其實能起作用的“關系”還很廣:老師校友、同學好友、實習單位……專家也分析,很多招聘單位由于招收人數少、或者是為了節約招聘成本,往往不愿意在社會上發布招聘信息,這時靠“關系”得到的信息就尤為重要。這些“非親戚型關系”也許給你的幫助不是最大的,但往往針對性更強一些。 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社會關系,求職關頭或許他們只是幫你引薦,或許只是給你一個自薦的電話號碼,還可能只是告訴你哪個單位要不要人,要什么樣的人,你適不適合……但有所選擇地聽取長輩前輩的意見總不會吃虧,這些“關系”可以大大拓寬你的信息面。 盯緊媒體把握最新信息 隨著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媒體對于這一問題的關注也越來越多,各地招聘會信息、各單位招聘廣告、各類就業政策解讀乃至應聘就業等一系列環節應注意的問題等都常見諸于報端,有些電視、報紙、雜志還為畢業生就業開辟了專題、專版、專刊。 內容及時更新、傳播速度快、涉及面廣、容量大……專家認為,畢業生要善于利用媒體的信息,眼觀四處,耳聽八方,就能在媒體上得到大量的有用信息。 此外,上門自薦、電話咨詢、網上求職等途徑也不失為獲取信息的渠道。 需要強調的是,就業信息不該局限在具體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而該是廣義上的信息:國家和地方有關畢業生就業的方針、政策、法規,某一用人單位的性質、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等等也在信息之列。 據了解,不少高校已于10月份開始以講座等形式向畢業生宣傳各類就業信息。廣東教育學院學生處負責人就提醒學生應該放寬眼界,除了關注用人單位的需求信息,與就業相關的“大信息”都不應忽視,特別是有求職意向的地域或者部門更應該多了解。
來源:南方日報 |
◆
本類相關信息 |
|
|
|
 |
最新公告 招考 資訊 |
|
|
|
|
|
|
 |
熱點專題調查 |
|
 |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
|
|